萬物生長靠太陽_沒有太陽靠補光.
我們需要知道的是植物的生長速度取決于光照強度,即植物表面吸收光輻射能的量,并非取決于光源數量。很多人問,溫室內部照明有什么意義,如何做,該選用何種光源呢?
植物生長燈是種特殊的燈具,依照植物生長規律必須需要太陽光,而
植物生長燈就是利用太陽光的原理,燈光代替太陽光給植物生長發育環境的一種燈具。
以下是14種常見蔬菜所需要的光源配比參數:
(1)生菜:定植和育苗光源分別采用紅藍光 6∶1和 7∶1 的光源最適合其生長。
(2)韭菜:紅/藍 7∶1 處理下韭菜株高、莖粗、葉寬等質量比均顯著高于其他處理。
(3)黃瓜:7∶2 是適宜黃瓜幼苗生長的最佳紅藍光配比,生長期則 7∶1 為最佳配比。
(4)青菜、空心菜:以 7∶1 是適宜青菜、空心菜葉子生長的最佳紅藍光配比。
(5)白蘿卜:生長最適宜的光質:紅藍光配比 8∶1。
(6)油麥菜:紅藍光比例為 9∶1,有利于油麥菜生長。
(7)草莓、西紅柿:紅藍光 9∶1 對草莓、西紅柿生長最有利,并且果實飽滿且營養豐富。
(8)冬青:紅藍光按照 8∶1 的比例配置,冬青長勢最好,強壯且根系也非常發達。
(9)芽苗菜:以 6∶2∶1 的紅綠藍光配比效果最明顯。
(10)馬蹄蓮:生長情況以補照紅藍光 6∶2的比例效果最好。
(11)紅掌驕陽: 綜合分析, 紅藍光 7∶3 處理較佳, 有利于形態、根部生長以及干物質積累。
(12)鐵皮石斛:紅藍光 7∶3,其增殖效果最好;6∶4 時, 更有利于苗株光合作用和物質積累。
有很多朋友說補光燈的效果不好。其實很大部分是自己用燈的方法不對。補光燈并不是在室內開10幾個小時或者室外晚上突擊開幾小時,或者是24小時打開。正確的使用方法是根據作物的光照時間來判斷的。溫室大棚茄果類在開花結果期需要的光照是12-14個小時,冬季北方日照的時間都是在5-7個小時,我們通過激光植物生長燈,補充缺失的光照時間,達到作物增產、減少病害的效果。激光植物生長燈夜間補光是有三個階段組成,補光階段、吸收階段及黑暗期。
們需要知道的是植物的生長速度取決于光照強度,即植物表面吸收光輻射能的量,并非取決于光源數量。很多人問,溫室內部照明有什么意義,如何做,該選用何種光源呢?溫室內部照明的意義在于延長一天內足夠多的光照強度。主要用于在晚秋和冬季種植蔬菜,玫瑰甚至菊花秧苗。溫室照明對生長期和秧苗質量有巨大的影響。在多云和光照強度低的日子里,人工照明是必須的。至少在晚上給予作物每天8小時的光照,而且每天光照的時間要固定。但是缺少夜間休息時間也會導致植物生長紊亂而減產。
由于大棚骨架、覆蓋材料擋光,棚內光強度明顯低于露地。
一般在距地面1米高處,大棚內的光照強度只有露地的70%左右。農膜的新舊程度也會影響光強,清潔棚膜上的水滴、塵物等對棚內光照條件影響很大。據觀測,棚膜上附著一層水滴,可使透光率下降20~30%;新薄膜使用2天、10天、15天后,因沾染塵物可使棚內光照依次減弱14%、25%、28%。一天中不同時間,大棚內的透光率差異較大。中午時,達到最高水平。
大棚內的光照強度是上面強、下面弱;棚架越高,近地面的光照強度越弱。棚內光照強度的這種垂直分布還受棚內濕度、蔬菜種類、高度、密度和葉片形態等的影響。
棚內水平方向的光強,南北延伸的大棚,上午大棚東側的光照強度大于大棚西側,下午相反,但全天大棚兩側光照強度的差異不大。東西延長的大棚,全天大棚兩側的光照強度差異達 20%以上。
合理搭配種植在塑料大棚內種植不同品種的蔬菜時,要按照“北高南低”的原則合理配置;另外,加強栽培管理也有利于改善棚內光照條件;據報道,黃瓜架采用前排向南傾斜、中排直立、后排向北仰的做法,可使光線利用率提高10%左右。
大棚日照時間受天氣情況、大棚內操作管理的影響。大棚內光照時間的縮短明顯影響蔬菜的生長發育,如光合作用時間,花芽分化的早晚或雌雄花的發生規律等。
連陰天、霧霾天等光照強度弱、光照時間短。大棚由于采用覆蓋保溫,而且常常是下午提早覆蓋,上午延遲揭開,故大棚內的光照時間比露地要少得多。
同一個地區、特定的季節,大棚內光譜的組成隨覆蓋農膜的種類而發生變化。
一般大棚內紫外線的透過率低,但在大棚生產中,如果缺乏紫外光會影響作物干物質的積累,植株徒長,其品質成分(如維生素C)的含量比露地低。紅外線有利于植物體和土壤溫度升高,對冬季保護地生產非常重要。
大棚內對光照的要求,一是要最大限度地透過光線,二是受光面積大,光照分布均勻。從這兩方面著手,可采取以下措施來提高大棚內光照條件。